“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……”聽著《春天的故事》,我的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1979年。那會兒,我剛滿6歲,還沒有上學,整日里只會瘋跑瞎玩,根本不知道從1978年底吹來的一股春風,正拂過祖國大地,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。40年來中國人民的命運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當然,也包括我自己。
那年夏天的一個傍晚,我和幾個小伙伴兒爬到稻草垛上玩耍。其中一個小孩兒突然說:“我哥明天就要去縣城上班了,要做城里人啦!”在那個年月,這可是個驚人的消息,瞬間便把我們吸引過去了?!罢娴膯??縣城有啥好玩的?有汽車嗎?城里人是不是每天都有肉吃……”連珠炮一樣的提問讓他有些應接不暇:“縣城當然好了,有寬敞的公路、飛奔的汽車,還有高樓大廈,做了城里人,就要住樓房啦,一拉開關燈就亮,手一擰龍頭就有水……”他自豪地說道。我們都羨慕不已:“你哥真厲害??!啥時候咱們也能住一住城里的高樓??!”大家異口同聲地感嘆。
就在這一年,父母領著我和妹妹住進了新家。那是一間剛剛建起的泥房子,大門還沒有裝好,屋里空蕩蕩的,非常冷清,我和妹妹在室內來回地瘋跑,爭搶著家中唯一的一把椅子??熘形绲臅r候,準備做飯了,父親挑上水桶,拉著我來到一口水井前,他在井里打了一桶水,然后對我說:“你嘗嘗,咱這水特別甜?!蔽遗吭谒袄锖攘撕脦卓?,真是又涼又甜。父親挑起水,我跟在他身后,看著扁擔在他肩膀上吱吱呀呀地響著,兩只水桶來回地搖晃……
1983年,我們家的泥房子裂縫、漏水,我們不得不暫時寄住在村里的大伯家里。有天晚上,父母坐在燈下盤算著蓋房子的事兒。他們決定要蓋一間平房,建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家。母親小心翼翼地從一個布包里拿出了一堆零錢,數了好幾遍,大概有六七百塊,那時候蓋一間平房少說也要一千多塊,剩下的缺口怎么辦呢?父親最后下了決心:房子一定要蓋,能自己干的自己干,盡量省點錢,不夠的向親戚鄰居借一點,過幾年緊日子就還上了。
蓋房之前,父母到處借錢,這個10塊,那個20的,父親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。房子的地基是請村人幫打的,磚頭沙子是父親自己拉回來的,門窗的木材是從山上砍的……壘墻蓋房是技術活兒,父親專門到鄰村請來了施工隊。那段時間父母天天忙活在蓋房的現場,人很快就瘦了下來。上房頂那天,父母異常高興。一大早,父親就去買鞭炮,母親則在院子里支起大鍋,煮了一鍋菜,等房頂做好以后,請蓋房的工人們吃上一頓飯,這房子就算蓋好了。蓋完房子后的那幾年,為了還清債務,日子過得非常清苦,印象中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一點肉,父母穿的都是打過補丁的衣服。
80年代末,村里人紛紛外出打工、做生意。父親也跟著親戚來到城里開了一家商店,經營起了五金零售生意。我曾經到過父親的商店,那是一間很小的門面,里面滿滿地堆放著閥門管件之類的東西,廚房和臥室連在一起,條件非常簡陋。父親掙的是辛苦錢,他舍不得雇人幫忙,不但要自己去拉生意,還要親自去裝貨、卸貨,經常錯過吃飯的時間。
日子雖然辛苦,但是明顯有了改善,家里相繼添置了洗衣機、電視機。1992年,因為我考上了中專,父母決定到縣城買一套房子,于是,我們搬到了城里居住。那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,就在縣城的中心。搬進新家的那天父親喝醉了,他高興地對我說:“咱家住到城里了,我兒子也變成城里人了?!彼f這些話的時候眼睛我分明看到有淚水從他的眼縫里流出來。突然,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一個傍晚,我和小伙伴們在稻草上瞎聊的情景來……
后來我參加了工作。2005年,我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,雖然花掉了所有的積蓄,還借了不少錢,但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家。如今,我已年過40,又買了屬于自己的第二套房子,是個電梯房,方便母親養老和我們今后居住。
最近我在夜里常常做夢,夢到我們家那泥房子,夢到老家的小平房……當然,也夢到我兒時的小伙伴。他們大都離開了村莊,在各地安家落戶了。他們和我一樣,一定想不到中國會有這樣的巨變,而40年前的理想,如今大多已變成了現實。
(百色銀海鋁公司 黃潮)
下一篇 心擁夢想,為之奮斗